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家將     
瀏覽人次:184 收藏人次:0
古時富豪官宦家所僱用的護衛。元.李直夫《虎頭牌》第一折:「今日天晴日暖無甚事,引著幾個家將打圍射獵去咱。」《三國演義》第七回:「我乃董丞相家將也!」
家將     
瀏覽人次:491 收藏人次:0
陰曹鬼役。在臺灣的迎神賽會中,常見由八人裝扮成牛頭、馬面、白無常、黑無常、夜叉、鬼卒、司枷、攜鎖差役八位鬼役,有如官府的家將,列隊於主神駕前,舞蹈遊行,以驅除惡鬼,警惕世人。
家將     
瀏覽人次:176 收藏人次:0
書名。敘述宋代楊業一家盡忠宋室的故事。多出附會,文亦拙陋,惟其中故事頗流行於民間。
家將     
瀏覽人次:114 收藏人次:0
書名。作者不詳。為西河大鼓普遍傳唱的長篇書之一。描述宋仁宗時,呼延家族被龐文奸黨所害,呼延顯獲冤獄,全家遭難,僅後人呼延慶幸存。終在歷經磨難之後,受到包拯、楊家將等人幫助,得以鏟除龐家惡權,報仇雪恨。
    
瀏覽人次:48949 收藏人次:4604410
快要。表未來的用詞。如:「將來」、「將要」、「將近」。
下棋時把對方的「將」或「帥」吃掉。如:「我這一步抽車,下一步就要將軍了。」
把。如:「將心比心」、「將門關好」、「媽媽已經將飯菜做好了。」
以、用。如:「將功折罪」、「將計就計」、「將錯就錯」。
又、且。如:「將信將疑」。
高級軍官。如:「將領」、「將帥」、「大將」、「名將」、「勇將」。
高級軍階。如:「上將」、「中將」、「少將」。
技術高超的人。如:「籃球主將」、「游泳健將」。
率領。如:「使將將兵」、「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瀏覽人次:21251 收藏人次:12930602
居住的地方。如:「家庭」、「回家」、「家破人亡」。
屬於家裡的。如:「家產」、「家當」、「家人」、「家業」、「家事」。
家中飼養的。如:「家畜」、「家禽」。
稱專業人才。如:「專家」、「科學家」、「教育家」、「文學家」。
經營某種行業或具有某種身分的人。如:「漁家」、「商家」。
營業場所。如:「酒家」。
學術流派。如:「道家」、「一家之言」、「百家爭鳴」。
自稱或稱別人。如:「自家」、「咱家」、「哀家」、「姑娘家」、「小孩子家」。
對人謙稱自己的親長。如:「家父」、「家母」、「家兄」。
量詞。用於計算家庭、店鋪、大型企業等的單位。如:「十家住戶」、「三家報社」、「開了三家分公司。」、「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循循善誘     
瀏覽人次:44209 收藏人次:1958098
ㄖㄣˊ漢語拼音︰xún xún yòu rén釋義︰猶「循循善誘」。見「循循善誘」條。
01.《楊家將演義.第一回》:「壯年勵志苦學,屢科不第,遂隱教授,循循誘人。」
優柔寡斷     
瀏覽人次:41912 收藏人次:1477599
「優柔寡斷」原作「柔茹寡斷」,典源出自《韓非子.亡徵》。〈亡徵〉篇,顧名思義就是滅亡的徵象,韓非在這篇中所論述的是國家將要滅亡的徵兆和跡象,他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等各方面深入考察,從中識別徵兆,分析導致亡國的原因,多達四十餘條,這是他總結歷代治亂興亡的結果。一個國家,如果君主的權力、領土小,而諸侯、大夫們的權力、封地大,那就可能滅亡。忽視法律禁令而致力於權謀智計,荒廢內政,必須倚靠外援的國家,可能滅亡。官吏喜好研究私家學術,貴族子弟們愛好爭論是非,商人在國外屯積財貨,而人民卻在國內忍受窮困的國家,可能滅亡。喜好修建宮室臺榭,經常勞動百姓、消耗財物的國家,可能滅亡。講求祭祀鬼神、迷信卜...
如坐針氈     
瀏覽人次:18854 收藏人次:3758083
參考詞語︰日坐針氈注音︰ㄖˋ ㄗㄨㄛˋ ㄓㄣ ㄓㄢ漢語拼音︰rì zuò zhēn zhān釋義︰每日如坐針氈。見「如坐針氈」條。
01.《大唐秦王詞話.第八數》:「相驚共訴從前事,日坐針氈不得寧。」 參考詞語︰坐若針氈注音︰ㄗㄨㄛˋ ㄖㄨㄛˋ ㄓㄣ ㄓㄢ漢語拼音︰zuò ruò zhēn zhān釋義︰猶「如坐針氈」。見「如坐針氈」條。
01.《楊家將演義.第一六回》:「九妹曰:『六哥受困谷中,想他坐若針氈。今夜即殺入遼營,以解其圍,好否?』」
息事寧人     
瀏覽人次:18513 收藏人次:1283065
漢章帝(西元56∼88),名烜,明帝第五子,素好儒術,建初四年(西元79)召諸儒在白虎觀講論五經異同,令班固等據以作成《白虎通義》;又詔曹褒定漢禮一百五十篇。政事按光武、明帝遺規,安定社會,發展生產。史家將他與明帝媲美,兩朝合稱「明章之治」。章帝為人寬厚,一改明帝苛察,禁用鉆鑿之類的酷刑。章帝曾下詔,命令所有的官員,如果人民不是犯了死罪,就不需要查驗其罪,如果是官吏之間互相告發,一律不得受理,為政以不得生事擾民為重點。後來「息事寧人」演變為成語,用來指平息紛爭,以使彼此相安。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