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2.10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擾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紛擾、紛亂。《漢書.卷二三.刑法志》:「從民之欲,而不擾亂。」《三國演義》第一一回:「今天下擾亂,王綱不振。」也作「擾動」。
2.破壞、騷擾。如:「擾亂治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條理、秩序的。如:「散亂」、「雜亂」、「一團亂」、「亂哄哄」、「亂七八糟」。
混淆。如:「以假亂真」。
隨便、任意。如:「亂動」、「亂來」、「東西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
戰爭、騷動。如:「戰亂」、「叛亂」、「動亂」、「亂世」。
男女之間不正當的行為。如:「淫亂」、「亂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攪亂、混亂。[例]擾亂、紛擾、擾民
四面楚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來想慰勉他一番。但項羽作戰的決心已經動搖,鬥志也喪失了,再加上營帳外士兵們的唉聲嘆息,隱約可聞,更擾亂了他煩雜的心境。終於,他悲憤地仰起了頭,緊握著虞姬的手,顫聲的說道:「愛卿呵!事到如今,還有什麼辦法呢?」   虞姬是忠於項羽的。不久,他果然引刀自刎,而項羽亦於是夜帶親衛軍八百突圍而出,自盡於烏江。 解釋 比喻環境險惡,備受困迫。 詞意 相似詞:八方受敵相反詞:歌舞升平 例句 我現在已四面楚歌,還是請你念在舊情伸出援手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擾亂。《淮南子.兵略》:「故至於攘天下,害百姓。」《漢書.卷四○.張良等傳.贊曰》:「陳平之志,見於社下,傾側擾攘楚、魏之間,卒歸於漢,而為謀臣。」
絡繹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變動,盜賊充斥。郭伋上任後,信賞必罰,懲奸除惡,盜賊便從此消散,地方逐漸歸於平靜。後來匈奴又不斷地擾亂漁陽邊境,郭伋整軍待戰,以致於匈奴不敢來犯,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由於他在此地的政績極佳,潁川地區出現盜賊時,光武帝又將他派去做太守。郭伋到了潁川,招降山賊數百人,不將他們治罪,讓他們回鄉務農。所以除了潁川地區的盜賊外,其他地區的盜賊聽說郭伋的德政,都紛紛前來歸降。《後漢書》此處原文便用「駱驛不絕」來形容各地區的盜賊來降時,人與車馬來往頻繁,連續不斷的樣子。另外如《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列傳》,內容則是表述東漢和帝時南匈奴的逢侯作亂,漢軍聯合烏桓、鮮卑等四萬聯軍合剿,大破逢侯於滿夷谷。逢侯便率...
紛至沓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紛,眾多。沓,重覆。「紛至沓來」本意是用來形容事情接連不斷地到來。宋朝理學家朱熹在寫給何叔京的書信中指出,孟子以為「浩然之氣」是集義而養成。這種正大剛直的精神,要發自內心確實去實踐,不要預期成效,心裡不可以忘記,但也不可以助長。只要心性矜莊、嚴謹恭敬,平常確實去做,則雖然事物「紛至沓來」紛亂地到來,也無法擾亂智慧和想法!從此,形容事物紛紛不斷地到來的「紛至沓來」,就沿用至今。
隨波逐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自古以來,聖人都能隨環境變化調整自己,既然舉世皆混濁,何不淈其泥揚其波呢?」「淈」(ㄍㄨˇ)是擾亂而使其混濁之意,「淈其泥揚其波」就是要屈原隨著大環境,跟著眾人起舞,一起沉淪。《史記.卷八四.屈原列傳》也收錄這篇文章,同句話則載為「隨其流而揚其波」,意思與原意相似。後來「隨波逐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人沒有確定的方向和目標,只依從環境潮流行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跟從、順從。如:「跟隨」、「追隨」、「蕭規曹隨」。《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遭漢末擾亂,隨叔父玄避難荊州,躬耕于野,不求聞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被觸動、擾亂。如:「驚擾」。晉.陶淵明〈詠荊軻詩〉:「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唐.杜甫〈春望〉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