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正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身體五官的那一面。亦用於指物體裝飾較講究或主要使用的一面。《紅樓夢》第一二回:「千萬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緊!要緊!」《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拿著燈底下翻過來把正面看了一會,翻過來又把反面看了一會。」
2.面對面,指直接。如:「正面衝突」。《清史稿.卷三七二.關天培列傳》:「十月,敵以大艦正面來攻,小舟載兵從側乘潮撲岸,殲之於山岡。」
3.比喻具有良好趨向或發展的一面。如:「正面意義」、「正面影響」。
正面攻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事上指敵軍正面進攻的作戰方式。
正面人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藝作品中,代表正派的,受大眾肯定的人物。如:「不論別人對他如何評價,他確實是位正面人物。」
正面;正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語。身體的方位之一,指身體前面在舞台空間的方向是,正對著觀眾的。
Gail Grant《Technical Manual and Dictionary of Classical Ballet》1982、Gretchen Ward Warren《Classical Ballet Technique》1989、臺灣商務印書館《袖珍法漢詞典》1998。
正面雕像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語。正面朝向觀眾的雕像姿,為法國學派(French School)的術語。
Gail Grant《Technical Manual and Dictionary of Classical Ballet》1982、Gretchen Ward Warren《Classical Ballet Technique》1989、Agrippina Vaganova《Basic Principles of Classical Ballet》1969.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與「反」相對。如:「正面」、「正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方向、部位。如:「正面」、「片面」、「全面」、「四面八方」。
沆瀣一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僖宗乾符二年時,派崔沆去當主考官。放榜後,有個叫崔瀣的考生被錄取了。當時,考試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門生,而主考官就是考試及第的人的座主。巧合的是,崔沆和崔瀣,不但同姓,而且兩個人的單名「沆」、「瀣」兩個字連起來,正好是指夜間的露氣的意思。於是當時人就議論說:「座主門生,沆瀣一氣。」意思是說:這位主考官和他的門生的名字真是巧合,就像是夜間由水氣凝集而成的露氣呀!後來「沆瀣一氣」用來比喻彼此志同道合,意氣相投,本是正面義;也轉用以比喻彼此臭味相投,變成負面義。
風聲鶴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晉書.卷七九.謝安列傳》載,東晉時,野心勃勃的前秦苻堅想要征服中原。孝武帝太元八年,他率領八十萬大軍,逼臨肥水,準備攻打東晉。東晉派大將謝玄、謝石帶八萬精兵抗敵。謝玄知道苻堅實力雄厚,若以正面迎敵,必定吃虧,於是決定採取奇襲的戰術。謝玄先要求苻堅的軍隊向後移,好讓晉兵登岸,兩軍決一勝負。苻堅自恃兵多,不疑有他,就答應軍隊後退。混亂之中苻堅中箭受傷,苻融戰亡,在陣後的秦兵以為秦軍戰敗,慌成一團,丟下武器連夜逃跑,沿途只要聽到風聲、鶴鳴,都以為是晉軍來了,結果苻堅的軍隊終於潰敗,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肥水之戰」。後來原文中的「風聲鶴唳」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極為驚慌疑懼。
耳濡目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潛移默化辨似: 濡,音ㄖㄨˊ。習染、感染。不可寫作「儒」。 「耳濡目染」及「潛移默化」都有受到影響而產生變化的意思。 「耳濡目染」側重於環境的影響,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潛移默化」可以是環境,也可以是人的影響,多用於好的方面。 耳濡目染 潛移默化 辨似例句 ○ ㄨ 大人都不學好,小孩每天~,怎能不變壞? ㄨ ○ 我們應該多讀書,因為一本好的作品對人的思想具有~的功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