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7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罪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罪惡過失。《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順孫,皆以罪過徙補邊屯。」《老殘遊記二編》第七回:「所以陛下問我有何罪過,自己不能知道,請按律定罪便了。」
2.責備、抱怨。《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吳清逢愛愛》:「老拙兩個薄薄罪過他兩句言語,不想女兒性重,頓然悒怏,不喫飲食,數日而死。」
風流罪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小過,指微細的瑕疵。《北齊書.卷四六.循吏傳.郎基傳》:「在官寫書,亦是風流罪過。」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一折:「我若尋你些風流罪過,一頓拷下你下半截來!」
2.不相干的罪名。《清平山堂話本.五戒禪師私紅蓮記》:「宰相王荊公尋件風流罪過,把學士奏貶黃州安置去了。」
八棒十三的罪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輕的罪。宋朝的刑制,最輕的杖刑打十三下,最輕的笞刑打七下或八下。見《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醒世恆言.卷一四.鬧樊樓多情周勝仙》:「這個事卻不是耍的事,又不是八棒十三的罪過。」
艱苦罪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痛苦難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空的經歷。如:「過年」、「過河」。
超出、超越。如:「過分」、「過期」、「過半數」。
錯誤。如:「過失」、「知過能改」。
表示某種行為曾經發生或已經完成。如:「看過」、「走過」、「吃過飯」。
處罰的類別。如:「大過」、「小過」。
忍受、領受。如:「難過」、「心裡不好過」。
太甚。如:「過度」、「過獎」。
轉移。如:「過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失。如:「賠罪」、「罪過」。
動輒得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輒,總是。咎,罪過。「動輒得咎」指一有舉動就會遭受責罰。形容人處境困難,極易受到責難。語出唐.韓愈〈進學解〉。
咎由自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有的罪過、災禍都是自己造成的。#語本《三國志.卷四○.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 △「自取其咎」、「罪有應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罪過、不良的行為。《易經.大有卦.象曰》:「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無惡不懲,無善不顯。」
同仇敵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彰顯他們的功勞,並設宴樂酬賞。現在我只是奉命來繼續兩國的友好關係,承蒙君王賜宴,豈敢觸犯大禮而自取罪過呢?」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同仇敵愾」,用來指共同抵禦仇敵。也作「敵愾同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