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舉事     
瀏覽人次:412 收藏人次:0
1.行事。《管子.禁藏》:「舉事而不時,力雖盡,其功不成。」《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酈山事大畢,今釋阿房宮弗就,則是章先帝舉事過也。」
2.起事。《後漢書.卷二三.竇融傳》:「融聞智者不危眾以舉事,仁者不違義以要功。」《三國演義》第一六回:「繡乃移屯其軍,分為四軍,刻期舉事。」
    
瀏覽人次:21969 收藏人次:3931893
4.興起、發動。[例]舉義、舉事、百廢待舉
    
瀏覽人次:17605 收藏人次:4980592
人類的所作所為,都稱為「事」。如:「事情」、「人事」、「事與願違」。
職業。如:「謀事」、「事業」、「事求人」、「人浮於事」。
關係、責任。如:「當事人」、「沒你的事,請別插手!」
變故。如:「出事了!」、「交通事故」、「平安無事」、「九一八事變」。
奉養。如:「事奉父母」。
做。如:「大事宣傳」、「不事生產」。
    
瀏覽人次:34885 收藏人次:15034400
8.表示列舉事物的區隔。[例]鴨是鴨,鵝是鵝,別弄混了。
循規蹈矩     
瀏覽人次:25458 收藏人次:2543464
03.清.湯斌〈與李襄水書〉:「舉事必存小心,循規蹈矩,無露鋒鋩。」
    
瀏覽人次:20302 收藏人次:1389780
2.違背。《淮南子.覽冥》:「舉事戾蒼天,發號逆四時。」
膠柱鼓瑟     
瀏覽人次:17996 收藏人次:2577432
《文子.道德》老子曰:「執一世之法籍,以非傳代之俗,譬猶膠柱1>調2>瑟3>。聖人者,應時權變,見形施宜。世異則事變,時移則俗易,論世立法,隨時舉事。上古之王,法度不同,非故相反也,時務異也。是故不法其已成之法,而法其所以為法者,與化推移。」 〔注解〕
(1) 柱:琴瑟上繫弦的木條。
(2) 調:音ㄊ|ㄠˊ,演奏、彈奏。
(3) 瑟:一種彈撥弦樂器,形狀似琴。古有五十弦,後改為二十五弦,弦各有柱,可上下移動,以定聲音清濁高低。
蕭規曹隨     
瀏覽人次:17182 收藏人次:1006867
漢代曹參繼蕭何為相國,舉事皆無所變更。見《漢書.卷三九.曹參傳》。比喻後任的人依循前任所訂的規章行事。《文選.揚雄.解嘲》:「夫蕭規曹隨,留侯畫策,陳平出奇,功若泰山,響若坻隤。」
觸類旁通     
瀏覽人次:17124 收藏人次:2569389
02.清.陳確〈示友帖〉:「使吾輩舉事,能事事如此,便是聖賢一路上人,要當觸類旁通耳。」
無所事事     
瀏覽人次:12911 收藏人次:811349
《史記.卷五四.曹相國世家》參始微時,與蕭何善;及為將相,有卻。至何且死,所推賢唯參。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擇郡國吏木詘於文辭,重厚長者,即召除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務聲名者,輒斥去之。日夜飲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賓客見參1>不事事2>,來者皆欲有言。至者,參輒飲以醇酒,閒3>之,欲有所言,復飲之,醉而後去,終莫得開說,以為常。 〔注解〕
(1) 參:曹參(?∼前190),西漢沛縣人。秦末,隨漢高祖劉邦起事,破秦軍,敗項羽,戰績彪炳。漢立,封平陽侯,相齊王,使黃老之治,人俱稱賢。蕭何卒,參代為相國,依何之規,無所更變,三年而卒。謚懿侯。
(2) 事事:做事。
(3...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