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15330 收藏人次:6323001
事物相比評。如:「量」、「斤斤計」、「長短相」。
1.略、稍。如:「高」、「好」、「多」。
2.顯明。《漢書.卷八五.谷永傳》:「元年正月,白氣然起乎東方。」
1.概略、大概。宋.錢公輔〈義田記〉:「屏而家居俟代者與焉,仕而居官者罷其給,此其大也。」
2.姓。如清代有無恭。
互相競爭。通「角」(一)。《孟子.萬章下》:「魯人獵,孔子亦獵。」《遼史.卷九九.蕭巖壽傳》:「上出獵,巖壽典其事。」
錙銖必     
瀏覽人次:39074 收藏人次:1873235
斤斤計。《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一:「就是族中支派,不論親疏,但與他財利交關,錙銖必,一些面情也沒有的。」也作「銖銖校量」、「錙銖量」。
事後檢定,事後比     
瀏覽人次:7981 收藏人次:0
  如果我們在實際實驗或蒐集資料之前,並未特別選擇k個實驗處理組之中的一對或幾對平均數來加以比,而是在變異數分析的整體性F值(overall F)達到顯著水準之後,才決定要找出到底C2k,或[k(k-1)]/2對平均數可能組合之中「那一對平均數之間有顯著差異存在」,就叫做「事後檢定」。這是屬於一種「試探性資料分析」(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在這一種情形下,如果變異數分析之結果,F值未達到顯著水準,則分析工作便告停止,並謂各組平均數之間沒有差異存在。相反的,如果計算的F值達到顯著水準就須拒絕虛無假設H0:μ1=μ2=μ3=……=μk。所謂拒絕H0,只表示至少有一對...
斤斤計     
瀏覽人次:6099 收藏人次:505062
過於計微小的利益或無關緊要的事物。形容小氣、在意得失。如:「別連這點小錢也要斤斤計,大方一點吧!」「大家有緣相聚,又何必為了這點小事兒斤斤計,傷了感情呢?」
    
瀏覽人次:5713 收藏人次:127312
1.計算、比。如:「斤斤計」。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計錙銖,責多還少。」
2.量、爭論。《三國演義》第七一回:「我與你都一般為主公出力,何必計?」《金瓶梅》第七回:「你老人家忒多心,那裡這等計!」
3.計劃、商量。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三折:「你說的是。你請將眾人來計。」《西遊記》第三十八回:「師父,有一樁事兒,和你計。」
4.禮節、禁忌。《西遊記》第一三回:「你們出家人,偏有許多計,吃飯便也念誦念誦。」
    
瀏覽人次:5130 收藏人次:5047347
1.古時官府對差役未能於限期內完成差事,加以杖責。參見「比卯」條。元.無名氏《貨郎旦》第四折:「稟爺,這兩個名下,欺侵窩脫銀一百多兩,帶累小的們比,不知替他打了多少。」《醒世恆言.卷十六.陸五漢硬留合色鞋》:「三日一比,強得利無可奈何,只得將田產變價上庫。」
2.量高下、輕重、長短、距離、好壞、快慢等。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比材能,斟量功伐。」《西遊記》第三十三回:「若不是我大王敬重你這行人,就和比起來。」也作「比校」。
    
瀏覽人次:3180 收藏人次:0
1.以競賽的方式來比本領或實力的高下。宋.蘇軾〈游廬山次韻章傳道〉詩:「出入巖巒千仞表,量筋力十年初。」《薛仁貴征遼事略》:「搦善射者來日對陣,量弓馬。」
2.計。《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二:「見別人家算計利息,量出入,孳孳作家的,便道齷齪小人,不足指數的。」《紅樓夢》第七一回:「這費婆子倚老賣老,仗著邢夫人,常吃些酒,嘴裡胡罵亂怨的出氣。這邊的人也不和他量。」
    
瀏覽人次:2784 收藏人次:225238
本領或能力的高下。如:「他倆為了爭取經理一職,常常暗中勁。」
錙銖     
瀏覽人次:2073 收藏人次:141043
猶「錙銖必」。見「錙銖必」條。01.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近世嫁娶,遂有賣女納財,買婦輸絹,比量父祖,計錙銖,責多還少,市井無異。」(源)02.清.郟談〈賣花船〉詩:「遊船妓館尤得利,略無計錙銖意。」 
研究     
瀏覽人次:1923 收藏人次:0
  比研究(comparative research)是社會科學經常運用研究方法。比是認識事物的基礎,是人類認知、區別和確定事物異同關係的最常用的方法。比研究法現已廣泛運用於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在教育學與圖書資訊學研究中,比研究是一種重要的研究方法。比研究依據《牛津高級英漢雙解辭典》之解釋為:對物與物之間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似性或相異程度的研究與判斷的方法。吳文侃、楊漢青主編的《比教育學》認為:比法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對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教育制度或實踐進行比研究,找出各國教育的特殊規律和普遍規律的方法。綜上所述,比研究可界定為根據一定的標準,對兩個或兩個以上有關連的事物進行研究,尋找...王梅玲(2005)。英美與亞太地區圖書資訊學教育。臺北市:文華。林清江(1994)。比教育。臺北市:五南。百度百科(2012)。比研究。上網日期2012年4月25日,檢自http://baike.baidu.com/view/1023989.htm。Collings, Dorothy G. (1977). Comparative librarianship. In Kent, A & Lancour, H., Encycloopedia of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U.S.New York : Marcel Dekker,p493.Bereday,G...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