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8.14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學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究學問所達到的程度。宋.范成大〈送劉唐卿戶曹擢第西歸〉詩六首之三:「學力根深方蒂固,功名水到自渠成。」
基本學力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 (The Basic Competence Test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1] ),簡稱國中基測、基測或學測(但此名稱易與大學入學的學科能力測驗混淆,應避免使用),為中華民國教育部為國民中學九年級學生所舉辦的學習能力測驗,目的在學生升學時利用成績供高中職學校參考。目錄1 北北基地區區域性基本學力測驗2 歷史演變3 測驗目的4 測驗科目與題型5 報考資格6 測驗時程與用途7 爭議7...
同等學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是指升學或認定資格時,對於未完成前一級之完整學習並取得畢業證書者,以其他學習或證書替代,視同具有同等學力。如教育部訂有「入學大學同等學力認定標準」。
學力指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定義基本學力指標一詞,可說是我國首創的名詞,在國外文獻中並無相同之詞句出現,若勉強來說,同為監督教育品質之做法,在美國稱為education indicators或performance indications,日本則以課程標準為基礎,進行基本學力調查,英國則稱為attainment targets。基本學力指標是個複合概念,茲綜合國內外學者的意見,分述如下(一) 基本...
學力鑑定考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力鑑定考試乃政府為鼓勵失學國民自學進修,使經由鑑定考試以承認其自學進修學力而舉辦的一種考試。依據〔自學進修學力鑑定考試辦法〕之規定: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組織自學進修學力鑑定考試委員會,辦理國民小學、國民中學、高級中學等三種畢業程度的學力鑑定考試。以下將辦理學力鑑定考試的機關、應考資格、應考科目等規定分別予以說明。
  1.辦理機關:國民小學畢業、國民中學畢業程度之學力鑑定考試,由院轄市及各縣(市)教育局(科)辦理。高級中學畢業程度之學力鑑定考試,由省(市)教育廳(局)辦理。
  2.應考資格:年滿十四足歲之國民,得應國民小學畢業程度之學力鑑定考試。年滿十七足歲之國民,具...
學力鑑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鑑別和評定學問所達到的程度。如:「他通過學力鑑定,取得高中畢業的資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和動物體內筋肉運動所產生的效能。如:「力氣」、「力量」、「體力」、「臂力」、「腕力」、「力不從心」、「力能扛鼎」。
使物體改變運動狀態的作用。如:「動力」、「抗力」、「向心力」、「離心力」、「地心引力」。
泛指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功能或作用。如:「火力」、「水力」、「風力」、「浮力」、「說服力」、「吸引力」、「生產力」、「勞動力」。
才能、能力。如:「實力」、「智力」、「理解力」、「量力而為」。
權勢。如:「權力」、「勢力」。
盡力、拚力的。如:「力戰」、「力爭上游」、「力求上進」、「據理力爭」。
以力氣供人使役的人。如:「苦力」。
不假思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人黃榦在寫給好友的一封回信中,提到他細讀《中庸》一書的心得。大意是:《中庸》是子思子在家學中完全了解儒道的本末源流之後才寫成的一本書,書中詳盡闡發了聖賢之道的底細。全書從戒懼謹獨(心懷警戒恐懼謹守慎獨之道)講起,接著談到智仁勇三達德,最後以「誠」字作結。所謂「戒懼謹獨」,既不必勉強費力,也不用思考探求,一念之間,立刻就能體會箇中真意。初學的人果能勤奮懈地奉行把持,便得以完整保全上天賦與的本性。至於所謂「智仁勇」三德,以及「誠」之一字,只要加上講學力行的功夫,也就不難融會貫通了。「不假思索」就是直接摘自信中的一個成語,用於表示不經過思考探求,立即做出反應。
不識之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舌成瘡,手肘成胝。既壯,而膚革不豐盈,未老而齒髮早衰白,瞥瞥然如飛蠅垂珠在眸子中也,動以萬數,蓋以苦學力文所致。 〔注解〕 (1) 僕:我,自謙之詞。 (2) 乳母:專司授乳及看護幼兒的僕婦。 (3) 默識:暗中記誦在心。〔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新唐書.卷一一九.白居易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