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央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ㄓㄨㄥㄒㄧㄣㄖㄨˊ:「ㄓㄨㄥㄧㄤ」。
  2. ㄐㄧㄣˋㄨㄢˊ˙ㄌㄜㄖㄨˊ:「ㄧㄝˋㄨㄟˋㄧㄤ」。
  3. ㄎㄣˇㄑㄧㄡˊㄑㄧㄥˇㄑㄧㄡˊㄖㄨˊ:「ㄧㄤㄑㄧㄡˊ」、「ㄧㄤㄊㄨㄛ」、「ㄧㄤㄖㄣˊㄅㄤㄇㄤ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央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āng
解釋:
  1. 中間、中心。
    【例】中央、震央
  2. 盡、完了。
    【例】夜未央
  3. 懇請。
    【例】央求、央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āng
解釋:
[形]
中間、中心。《詩經.秦風.蒹葭》:「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莊子.應帝王》:「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
[動]
1.盡、完了。《楚辭.屈原.離騷》:「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文選.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四首之一》:「四牡向路馳,歡悅誠未央。」
2.請求、懇求。如:「央求」。《水滸傳》第二四回:「老身也前日央人看來,說道明日是個黃道好日。」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ia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請求、懇求。
同義詞:
音讀: io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