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臭氧中毒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Ozone Poisoning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臭氧為具三個氧原子的藍色氣體,具強氧化作用。可用於消毒空氣和水,漂白紡織品及有機合成品。可經由焊接高溫,紫外線輻射及高壓電產生。臭氧具刺激性,對黏膜、眼及肺尤其敏感,症狀包括鼻、喉刺激引起咳嗽,亦可引起胸痛感,嚴重者可引起肺水腫和出血。暴露在0.6到0.8ppm 2小時,肺功能持續受影響達24小時;1.5到2.0ppm引起胸痛,咳嗽乏力可達2週之久。臭氧對組織的傷害主因是其氧化作用,包括對不飽和脂肪酸、氨基酸和蛋白質的氧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臭氧中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