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人力低度運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anpower Under-Utilization
作者: 蓋浙生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力低度運用是指勞動者在就業市場有就業機會不足及專長不能充分發揮的現象。人力低度運用的指標有四,分別是:(1)失業率偏高,(2)所得偏低,(3)工作時間不足,(4)教育程度與職業性質不相配合。其中所得偏低(大材小用)及教育程度與職業不相配合(學非所用),是一種不可見的低度就業(invisible under-employment)。
  人力低度運用的現象,通常發生在高等教育階段(特別是大學教育程度以上),原因是高等教育產出(畢業生)超過了社會經濟結構的需求,也就是過度教育(over education)的結果,造成供需失調,產生人力低度運用。
  為了緩和人力低度運用,並提高教育制度的外在生產力,教育部門除了調節高等教育人口增加率,及調整系(所)結構外,也可從培養學生的第二專長上加以改進。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人力低度運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