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擺動波 - 教育百科
ˇ
ˋ
  • 漢語拼音 bǎi dòng bō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ǎi dòng bō
解釋:
為流體力學的前進波模式之一,在深水海洋面上傳播的表面重力波即屬於此類,其縱切面的波形類似正弦波,但波峰部分窄,波谷部分寬,如同倒置的次擺線形狀。也稱為「次擺線波」。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擺動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rochoidal wave
作者: 王安培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擺動波理論在1802年由Gerstner提出。1968年Milne-Thompson有詳盡地描述。它和一般有限振幅波理論不同。擺動波之運動可依粒子的圓形運動軌道描述。而此運動軌道之半徑隨深度的指數函數減少。一已知粒子的瞬時位置(ξ,ζ)可表示如下:
  
  此處(x0,z0)是粒子圓形運動軌道中心點的座標;k為波數;ω為角頻率;t為時間。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擺動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