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俗物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sú w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ú wù
解釋:
1.庸俗無趣的人。《晉書.卷四三.列傳.王戎》:「戎每與籍為竹林之游,戎嘗後至。籍曰:『俗物已復來敗人意。』」
2.平凡庸俗的東西。如:「這些破銅爛鐵,陳年俗物,你還留著幹嘛?」《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但今日是你為婦之始,用這些俗物,非禮也。我這裡另有幾件東西給你看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俗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io̍k-mi̍h/sio̍k-mn̍g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便宜的東西。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俗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