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偉晶岩 - 教育百科
ˇ
ˊ
  • 漢語拼音 wěi jīng yá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ěi jīng yán
解釋:
粗大礦物結晶的火成岩,一般由石英、雲母及正長石等礦物晶體組成,也稱為「偉晶花崗岩」。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偉晶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由於結晶過程緩慢,組織礦物極粗大。大部分顆粒之粒徑大於1cm,用肉眼即可輕易辨認出其中所含礦物,且礦物間有交鎖現象。形成於深成岩環境,如岩脈和礦脈中,其組成常為花崗岩質,時含一些不常見之礦物。
知識 1:
酸性(SiO2 >66%)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偉晶岩
學域-大分類: 地質-岩礦類
岩石分類: 火成岩
岩石類型: 岩漿岩
紀錄類別: 火成岩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簡介:
由於結晶過程緩慢,組織礦物極粗大。大部分顆粒之粒徑大於1cm,用肉眼即可輕易辨認出其中所含礦物,且礦物間有交鎖現象。形成於深成岩環境,如岩脈和礦脈中,其組成常為花崗岩質,時含一些不常見之礦物。
知識 2:
組織礦物極粗大,用肉眼即可輕易辨認出其中所含礦物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偉晶岩
國內產地: 金門地區
學域-大分類: 地質-岩礦類
岩石分類: 火成岩
岩石類型: 岩漿岩
紀錄類別: 火成岩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