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滯留時間或停留時間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sidence Time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有兩種意義,一指反應物在反應器中或與催化劑接觸時所消耗之平均時間;另指水或廢水在處理單元之平均停留時間。滯留時間在反應槽的設計上是個相當重要的參數,其時間長短影響反應程度與反應物轉換或去除效率。滯留時間為反應槽體積與進流量的比值,不同反應槽依其處理功能不同而有不同的滯留時間,例如沈砂池約30~60秒,初沈池約1.5~3小時,膠凝池約10~60分鐘,終沈池約2.5小時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滯留時間或停留時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