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㩳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ㄕㄡˇ
  • 部首外筆畫 18
  • 總筆畫 21
  • 漢語拼音 sǒ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ǒng
解釋:
[動]
1.推。《醒世恆言.卷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賈婆不管三七二十一,和張婆兩個,你一推,我一㩳,㩳他出了大門。」
2.挺立、聳立。唐.杜甫〈畫鷹〉詩:「㩳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ㄙㄨㄥˇ

1. 執也。《玉篇.手部》:「㩳,拱手執也。」《廣韻.上聲.腫韻》:「㩳,執也。」

2. 推。《集韻.上聲.腫韻》:「㩳,推也。」《醒世恆言.卷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賈婆不管三七二十一,和張婆兩個,你一推,我一㩳,㩳他出了大門。」

3. 挺立、聳立。唐.杜甫〈畫鷹〉詩:「㩳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喻世明言.卷一三.張道陵七試趙昇》:「六魔笑曰:『有何難哉!』把手分開火頭,㩳身便跳。」

㈡ㄕㄨㄤˇ,ㄙㄨㄥˇ之又音。

注音: ㈠ㄙㄨㄥˇ ㈡(又音)ㄕㄨㄤ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㩳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