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分子振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olecular vibration
作者: 曾天俊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描述一個自由原子需要三個獨立的座標,一般稱此原子具有三個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若一具有N個原子而原子間並不成鍵時,此系統具有3N個自由度。倘若此N個原子結合成分子時,則有三個自由度代表分子的平移運動。分子若非為線性時,則又需三個轉動自由度。如為線性分子則需二個轉動自由度,因此整個分子之自由度變為3N-6或3N-5個,稱之為內自由度(internal degrees of freedom)。
  分子的每一個內自由度,實則對應於分子的某一振動模態(mode of vibration),不同的振動模態代表分子中,原子間的相互運動(參見 vibrational energy level),亦即分子振動的方式。分子振動時不同的模態具有不同的振動能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分子振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