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剜肉醫瘡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wān ròu yī chuā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ān ròu yī chuāng
解釋:
本指農家為了繳稅,忍痛把未抽的絲和未收的穀預先以賤價賣掉,就好像為了醫治瘡口,而挖掉一塊好肉。語本唐.聶夷中〈詠田家〉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穀;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後比喻用有害的方法濟急,而不顧後果。如:「政府施政的眼光要長遠,絕不可剜肉醫瘡。」也作「療瘡剜肉」、「挖肉補瘡」、「剜肉補瘡」。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剜肉醫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似詞 牽蘿補屋、飲鴆止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