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可變化的存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Verändbares Sein, Changeable Being
作者: 詹棟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可變化的存在 」概念係由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 1776~1841)提出;他認為為了完成教育,要把教育工作視為是一段過程,在這段過程中,「訓練」與「陶冶」同樣重要。
  所謂「陶冶」(Bildung, formation),依他的見解,所有的被教者,皆為「可變化的存在」,而能由某一狀態轉移至另一狀態。這種轉移有兩個要件:一為可變性,一為法則性。也就是認定人類精神的內在性具有可變性,在轉移的過程需具備法則性。
  這種「可變化的存在」,除了指人以外,也指人的心靈,也就是指「陶冶」是可能的,即外在的經驗促使內在心靈的改變。也說明了教育的功用在於變化氣質,使氣質更符合教育的要求。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可變化的存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