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臨潼鬥寶 - 教育百科
ˊ
ˊ
ˋ
ˇ
  • 漢語拼音 lín tóng dòu bǎ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ín tóng dòu bǎo
解釋:
傳說春秋時代,秦穆公為吞併諸侯,約集十七國諸侯會合於秦國的臨潼,各出寶物以較輸贏。見《孤本元明雜劇.臨潼鬥寶》。後用以比喻炫耀財富,爭強賭勝。《紅樓夢》第七五回:「於是天天宰豬割羊,屠雞戮鴨,好似『臨潼鬥寶』一般,都要賣弄自己家的好廚役。」《兒女英雄傳》第二回:「眾人的禮物,都是你賭我賽,不亞如那臨潼鬥寶一般。」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臨潼鬥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