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蠻蠻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mán má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án mán
解釋:
1.一種雌雄並翅雙飛的鳥。參見「比翼鳥」條。
2.神話傳說中的水怪。《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二百里,至剛山之尾,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蠻蠻,其狀鼠身而鱉首,其音如吠犬。」
3.擬聲詞。形容鳥鳴聲。唐.張籍〈登樓寄胡家兄弟〉詩:「獨上西樓盡日閒,林煙演漾鳥蠻蠻。」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蠻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Bân-bân
屬性: 附-地名-舊地名
解釋:
  1. 屏東縣萬巒(附錄-地名-舊地名)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蠻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蠻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