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武丁 - 教育百科
ˇ
  • 漢語拼音 wǔ dī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ǔ dīng
解釋:
1.殷王,即高宗。用傅說為相,國大治,伐鬼方、大彭、豕韋,俱克之,殷乃復興,在位五十九年。
2.古代傳說中的仙人。姓成,名武丁。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桂陽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間。忽謂其弟曰:『七月七日,織女當渡河,諸仙悉還宮,吾向已被召,不得停,與爾別矣。』弟問曰:『織女何事渡河?去當何還?』答曰:『織女暫詣牽牛,吾復三年當還。』明日失武丁。至今云織女嫁牽牛。」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武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