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壞率 - 教育百科
破 | |
壞 | |
率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Destruction Efficiency |
日期: | 2002年2月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又稱破壞去除效率(DRE),係指主要有害有機物(POHCs)經熱處理後,所減少之百分比(詳事業廢棄物貯存清除處理方法及設施標準)。我國規定除燃燒感染性事業廢棄物外,其他有害事業廢棄物之有機氯化物總破壞去除效率應達99.99%以上,多氯聯苯(PCBs)及2, 3, 7, 8-四氯戴奧辛(2, 3, 7, 8-TCDD),2, 3, 7, 8-四氯呋喃(2, 3, 7, 8-TCDF) 之總破壞去除效率應達99.999%以上,其他毒性化學物質破壞去除效率應達99.9%以上。法規中並規定此種有害事業廢棄物焚化設施的燃燒室出口溫度應保持在1000℃以上,燃燒氣體的停留時間在二秒以上,但目前並無資料顯示此一規定可達前述破壞去除效率之要求。水泥窯被認為是處理含有機氯化物廢棄物的絕佳場所,其燃燒區廢氣溫度在1600℃以上者可達三秒,1100℃以上更可達六秒以上,試燒的資料顯示對大部份穩定有機物而言,其破壞去除效率可達99.99%以上。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破壞率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