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經土壤傳播的疾病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oil-Borne Disease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接觸受病原體污染土壤引起的疾病。病原體污染土壤後可在土壤中存活一定時間,並在適當條件下接觸後引起疾病如傷寒、副傷寒、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腸道傳染病,蛔蟲、鞭蟲、鉤蟲等蠕蟲病;某些芽胞菌如破傷風桿菌等。部分人畜共患病也可經土壤傳染給人,如鉤端螺旋體病、炭疽症、Q熱、土拉倫斯菌病等。土壤中的病原體感染人體之方式有許多種,如手被土壤污染後,再經口感染(如蛔蟲、腸道傳染病菌),由皮膚直接侵入(如鉤蟲),經破損皮膚侵入(如破傷風桿菌)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經土壤傳播的疾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