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斑馬峨螺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斑馬峨螺
英文名: Pusiostoma mendicaria
描述:
英名Zebra goblet, Striped Engina, Bumble bee snail, Little Dove Shell。貝殼呈紡錘形至卵形,殼長約可達2.5公分。殼厚實,殼表有螺脈或縱肋,略有小瘤粒,縫合溝稍深。殼表呈黑色至紫褐色,具有數條黃色或白色的橫帶,形成斑馬狀的花紋,不同的個體之間黑色帶與黃白色帶寬度不盡相同。殼口狹長,內部呈白色,前水管溝開放,軸唇襞摺或有或無,外唇有棕色至黑褐色的齒列,老化的個體殼口呈褐色至紫黑色。口蓋角質。
分布:
本種廣泛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的溫暖海域,包括南非、坦桑尼亞、馬達加斯加、莫三鼻克、查戈斯群島、阿拉伯東部、紅海、模里西斯、印度、印尼、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中國海南、東沙、南沙、西沙、臺灣、日本、澳洲、新幾內亞、密克羅尼西亞等地區,以及美國的佛羅里達,臺灣地區分佈於北海岸、東北角、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蘭嶼、恆春半島、小琉球等地,經常可見。
作者: 陳育賢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