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嗉 - 教育百科
嗉 |
|
- 部首 口
- 部首外筆畫 10畫
- 總筆畫 13畫
- 漢語拼音 s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ù |
解釋:
[名] 位於鳥類食道後段,暫時貯存食物的囊狀部分。即嗉囊。唐.白居易〈新樂府.秦吉了〉:「豈無鵰與鶚,嗉中肉飽不肯搏。」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嗉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鳥類食道後段,暫時貯存食物之囊狀部分。即「嗉囊」。《玉篇.口部》:「嗉,鳥受食之処(處)。」唐.白居易〈秦吉了〉詩:「豈無鵰與鶚,嗉中肉飽不肯搏。」 2. 猴子、駱駝等動物頷下暫時存放食物,以備其後咀嚼之囊袋。《西遊記》第三九回:「原來那猴子頦下有嗉袋兒,他把那金丹噙在嗉袋裡。」亦作「素袋」、「膆袋」。 |
|
注音: | ㄙㄨ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嗉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