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腋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ㄖㄣˊㄊㄧˇㄐㄧㄢㄅㄤˇㄏㄢˋㄕㄡˇㄅㄧˋㄋㄟˋㄘㄜˋㄐㄧㄠㄐㄧㄝ˙ㄉㄜㄅㄨˋㄨㄟˋㄙㄨˊㄔㄥㄍㄜㄨㄛ」。ㄖㄨˊ:「ㄧㄝˋㄇㄠˊ」、「ㄧㄝˋㄨㄛ」、「ㄧㄝˋㄒㄧㄚˋ」。
  2. ㄉㄨㄥˋㄨˋㄔˋㄅㄤˇㄏㄨㄛˋㄑㄧㄢˊㄊㄨㄟˇㄋㄟˋㄘㄜˋㄏㄢˋㄒㄩㄥㄅㄨˋㄒㄧㄤㄌㄧㄢˊ˙ㄉㄜㄅㄨˋㄈㄣˋㄖㄨˊ:「ㄏㄨˊㄧㄝ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人體肩膀和手臂內側交接的部位。
    【例】腋毛、腋窩、腋下
  2. 動物翅膀或前腿內側和胸部相連的部分。
    【例】狐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肩膀和手臂交接的地方。《晉書.卷五六.江統傳》:「害起肘腋,疢篤難療。」俗稱為「胳肢窩」。
2.旁邊。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三上.粵西遊日記一》:「由溪橋度而西,上嶺,有瀑布在其左腋,其上峻極。」
3.動物翅膀或前腿內側和胸部相連的地方。《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弓不虛發,中必決眥,洞胸達腋,絕乎心繫,獲若雨獸,揜草蔽地。」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一)之讀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i̍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