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挲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uō
解釋:
  1. 用手撫摸。
    【例】摩挲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uō
解釋:
[動]
以手撫摸。如:「摩挲」。
注音:
漢語拼音: sha
解釋:
參見「挓挲」條。
注音:
漢語拼音: sa
解釋:
參見「摩挲」(二)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撫摸。
  2. [[動] ] 搓揉。用雙手掌心互疊,將物品磨合在一起。
  3. [[動] ] 塗抹。
  4. [[動] ] 安撫、打圓場、平息紛爭。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ㄙㄨㄛ

以手撫摸。《廣韻.平聲.歌韻》:「挱,摩挱。挲,上同。」唐.韓愈〈石鼓歌〉:「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著手為摩挲。」《老殘遊記》第一四回:「虧得個老王媽在老奶奶身上儘自摩挲,忽然嚷道:『不要緊!心口裡滾熱的呢。』」

㈡˙ㄕㄚ

「挓挲」:張開。如:「這孩子挓挲著胳臂直要我抱。」亦作「扎煞」。

㈢˙ㄙㄚ

「摩挲」:用手掌撫摩衣物,使其平貼。

注音: ㈠ㄙㄨㄛ ㈡˙ㄕㄚ ㈢˙ㄙㄚ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挲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