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育質量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宛士奇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教育質量在大陸地區一般指平時教育工作效果的優劣程度,以及經歷一定教育階段所培養的學生(畢業生)按預期目標的發展水準。
  大陸地區對教育質量的定義,可以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早在一九八○年代中期就開展的研究作為說明;該研究將學校教育質量評價分為「學校工作質量綜合評價」和「學生質量綜合評價」兩部分。「學生質量綜合評價」,首先制訂了評價指標體系,包括一級指標六項,二級指標十三項,評價要素二十三個。六項一級指標是:(1)思想品德水平;(2)知識能力水平;(3)體質健康水平;(4)審美意識水平;(5)勞動技能水平;(6)個性發展水平。
  其中,「知識能力水平」所含的二段指標是:(1)知識技能;(2)基本能力。二級指標中「基本能力」所含「評價要素」是:(1)認知能力;(2)自學能力;(3)創造意識。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育質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