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紅角樹椿 - 教育百科
椿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Totta rufercorna Lin & Yang, 2004 紅角樹椿,為學者林政行與楊仲圖於2004年發表在台灣昆蟲研究報告之新種。本種屬於微小型盲椿,成蟲體長約2.7mm、寬度1.15 mm,蟲體細長橢圓形,身上具有半透明紅色斑紋及明顯的毛,身體腹面胸節黑色,腹節暗褐色,前側部分有紅色斑紋,基部和尖端部分有灰黃色橫紋。本種外型與 Totta zaherii Ghauri and Ghauri, 1983 相似,但是可以藉由身體和觸角為紅色等特徵,可以與之區別。學名中屬名之拉丁語"ruber"表示紅色,"corni"表示觸角,而整個屬名則表示紅色觸角之意。本種分布於臺灣,在南投、台東等地均有採到之記錄。
知識 1:
皆陸生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紅角樹椿
世界地理分布: 臺灣
中文亞科名: 樹椿亞科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中文目名: 半翅目
中文科名: 盲椿象科
中文綱名: 昆蟲綱
中文門名: 節肢動物門
學域-大分類: 動物-昆蟲類
拉丁亞科名: Isometopinae
拉丁屬名: Totta
拉丁族名: Isometopini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目名: Hemiptera
拉丁科名: Miridae
拉丁種小名: rufercorna
拉丁綱名: Insecta
拉丁門名: Arthropod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