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立意取樣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urposive Sampling
作者: 張子超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立意取樣是質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所經常採取的取樣方法,它與傳統的取樣方法所遵循的原理、原則,甚至整個研究典範(paradigm)都有著極大的不同;簡而言之,它是以訊息資料的考量為主,而非以統計推論為目標,其目的是求取資訊的極大化,而非統計的推論性。
  立意取樣具有下列的特質:(1)立意取樣是一種突然浮現的取樣設計(emergent sampling design);(2)立意取樣是一種可以系列選擇的取樣方法(serial selection of sampling units);(3)在立意取樣的過程中,可以持續修正調整取樣的焦點(continuous adjustment or focusing of the sample);(4)立意取樣可以決定何時是資料飽和的時刻(selection to the point of redundancy)。
  立意取樣的型態可依據研究的目的及設計,區分為下述六種:(1)選取極端或偏激的個案(sampling extreme or deviantcases);(2)選取標準的個案(sampling typical cases);(3)選取含有最大變異的個案(maximum variation sampling);(4)選取賦有重大影響力的個案(sampling critical cases);(5)選取有政治重要性或敏感性的個案(sampling politically important or sensitive cases);(6)選取方便取樣的個案(convenience sampling)。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立意取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