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容量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rè róng liàng |
|
解釋:
物體受熱時,溫度升高1℃或1K所需的熱量。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熱容量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 英文: | Heat Capacity |
| 日期: | 2002年2月 |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
名詞解釋: 提高物質單位質量1度溫度所需的熱量稱為熱容量,亦稱為比熱(specific heat)。例如加熱1 mole物質,使溫度升高1度所需的熱量稱為莫耳熱容量(molar heat capacity)。熱容量可分為定壓熱容量及定容熱容量,常用的單位包括cal/ g-mole℃及Btu/ lb-mole℉。 |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熱容量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基本資料
| 英文: | thermal capacity |
| 作者: | 趙隆山 |
| 日期: | 2002年12月 |
| 出處: | 力學名詞辭典 |
辭書內容
|
名詞解釋: 以一特定的方法升高一系統一度,所需要的熱量,通常是在定壓成定容的方式下進行。 |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熱容量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