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接神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jiē shé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ē shén
解釋:
一種民間習俗。相傳年前的臘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諸神都升天述職,到了正月初四再返回下界繼續監督人們。故民間便在初四時準備祭品迎接諸神,除了焚香、點燭、燒金外,還須燃放爆竹,並焚燒木刻印刷的神馬與天兵。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接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ih-sî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迎接神佛。
同義詞: 接尪(tsih-ang)、迎神
反義詞: 送神、送尪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接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接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