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燭龍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zhú ló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ú lóng
解釋:
1.神話傳說中的神仙。《山海經.大荒北經》:「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
2.借指太陽。唐.李邕〈日賦〉:「燭龍照灼以首事,踆烏奮迅而演成。」明.謝讜《四喜記》第八齣:「望長空燭龍燄消,長驅旱魃師碧濤。」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燭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