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奈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奈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nài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奈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nài |
解釋:
[動] 1.堪、經得起。通「耐」。《太平廣記.卷二三七.同昌公主》:「稍過度,則熇蒸之氣不可奈。」 2.對付、安頓、處置。通常與「何」連用。《國語.晉語二》:「吾君老矣,國家多難,伯氏不出,奈吾君何?」 [連] 表示意外轉折的語氣。如:「怎奈計畫不周,以致發生困難。」、「他本性不壞,無奈交友不慎,而誤入歧途。」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奈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奈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對付、處置。常與「何」連用。《國語.晉語二》:「吾君老矣,國家多難,伯氏不出,奈吾君何?」《晉書.卷一○○.列傳.王彌》:「彌怒曰:『屠販子起有帝王之意乎?汝奈天下何?』」 2. 「無奈」、「怎奈」之省。《宋史.卷三一九.列傳.劉敞》:「雖有近例,奈人不可戶曉。」明.張吉〈陽朔館中述懷〉詩:「瘡痍奈滿目,敢獨念輕矯。」 3. 堪、經得起。通「耐」。《太平廣記.卷二三七.同昌公主》:「稍過度,則熇蒸之氣不可奈。」元.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二折:「且索寧奈,慢慢尋個計策,報讎便了。」 |
|
注音: | ㄋㄞ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奈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