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瑪家山龜殼花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瑪家山龜殼花
英文名: Ovophis monticola makazayazaya
描述:
阿里山龜殼花是一種中型的蛇類,最大全長可達120公分,其體型明顯短胖,頭呈鈍三角形,眼睛下方有著黑色縱帶延伸至頭後下方,其黑色縱帶上方至頭頂的顏色為一致的紅褐色,有些個體頭頂顏色更深,因此在頭頂和眼下黑色縱帶間,尚有一紅褐色縱帶,但此向後延展的紅褐色縱帶的會逐漸向身體後方逐漸變寬。阿里山龜殼花的尾部後段經常有白色小班點,是在辨認上的一項特徵。阿里山龜殼花是以卵生方式生殖的蛇類,於夏季產卵,每窩可產下卵3到18枚,經過約1個月的孵化期後,初生仔蛇全長約18公分,雌蛇有護卵行為。
分布:
阿里山龜殼花為台灣特有亞種蛇類,目前已知的發現地點相當零散,從大屯山區、宜蘭福山、烏來、北橫公路、阿里山、南橫公路和屏東的瑪家,都只有零星的觀察紀錄,可能是500至2000公尺以上中低海拔地區都有分布的蛇類。
作者: 王緒昂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