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整肅 - 教育百科
ˇ
ˋ
  • 漢語拼音 zhěng sù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ěng sù
解釋:
  1. 整頓肅清。
    【例】整肅異己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整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ěng sù
解釋:
1.整飭、肅清。如:「整肅異己」。《舊唐書.卷八九.列傳.姚璹》:「果能攬轡澄清,下車整肅。吏不敢犯,姦無所容,前後糾擿,蓋非一緒。」《三國演義》第一○三回:「陸遜整肅部伍,張揚聲勢,望襄陽進發。」
2.形容紀律整齊嚴肅。《三國志.卷四六.吳書.孫破虜討逆傳.孫策》:「軍令整肅,百姓懷之。」《晉書.卷三三.列傳.何曾》:「曾性至孝,閨門整肅,自少及長,無聲樂嬖幸之好。」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整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