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百姓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ǎi xìng
解釋:
  1. 泛指一般平民、國民。
    【例】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百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關連字詞
相似詞: 庶民、蒼生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ǎi xìng
解釋:
1.百官族姓。古時貴族以其所封之地為姓,故稱為「百姓」。《書經.堯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史記.卷一.五帝本紀》:「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萬國。」
2.泛指一般平民、國民。《易經.繫辭上》:「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夫百姓不能自治,故立君以治之。」《儒林外史》第四○回:「我和你們眾百姓在此痛飲一天,也是緣法。」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百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eh-sènn/peh-sì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指一般平民大眾。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百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人民民眾百姓
相似詞 布衣、平民、黎民、赤子、庶民、人民、子民、蒼生 相反詞 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