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神經細胞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shén jīng xì bā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én jīng xì bāo
解釋:
神經系統的構成單位。一般呈星芒狀,有枝狀突和軸突,主要功能為傳導知覺、促使運動及分泌或聯絡信號。也稱為「神經元」。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神經細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Nerve Cell
作者: 郭志輝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解剖學名詞。構成人體神經系統的神經細胞,在形狀和大小方面變化很大。事實上有些神經細胞是人體最巨大的細胞。胞漿(Protoplasm)在神經細胞內含有許多顆粒(Granules)並且高度分化。形成神經系統大腦皮質(Cortex)和脊髓的中央的灰質(grey matter)。人體大腦約有140億個神經細胞負有產生信號和傳達情報之任務。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神經細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