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雀稗尾稃草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雀稗尾稃草
英文名: Urochloa glumaris
描述:
叢生,稈纖細,高20-70公分,下部寬1.5-2.5公厘,節間長4-10公分,光滑,平滑。葉片線形,長6-20公分,寬3-8公厘;葉舌被長毛;葉鞘光滑,邊緣被毛。花序外露,具2-5總狀花序著生於一延長的總梗上;總梗具稜角;總狀花序互生,直立且平展,長2.5-7公分,花序軸壓扁狀至三稜形,基部被短毛。小穗多成對,小花梗不等長,少數頂生者單一,小花梗多少於邊緣被毛和硬毛;小穗披針形至披針狀橢圓形,腹背側壓扁,長3.5-4公厘,光滑,無芒。外穎長度為小穗的2/3-3/4,紙質,披針狀橢圓形,先端漸尖至近尾狀,具5脈;內穎至少與第二外稃等長,披針狀橢圓形,先端漸尖至近尾狀,具5-7脈。下位外稃背側平坦,先端漸尖,具5脈;下位內稃退化。上位外稃和內稃相似,長橢圓狀橢圓形,堅硬,長2.5公厘,寬1公厘,兩端溢縮,先端具短突尖,突尖長約0.3公厘,微被毛。花藥長0.9-1.35公厘。穎果橢球形,長2公厘。
分布:
分布於印度、中國南部、琉球群島、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克里多尼亞。在臺灣分布於東南部。
作者: 楊承瑞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