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維縶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wéi zhí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éi zhí
解釋:
維,繫也。縶,絆也。維縶語本《詩經.小雅.白駒》:「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縶之維之,以永今朝。」比喻繫絆、拘束。《文選.潘尼.迎大駕詩》:「翔鳳嬰籠檻,騏驥見維縶。」唐.杜甫〈早發射洪縣南途中作〉詩:「僕夫行不進,駑馬苦維縶。」亦比喻挽留繫聯,招攬人才。《文選.謝靈運.從游京口北固應詔詩》:「顧已枉維縶,撫志慚場苗。」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維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