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生產性缺陷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roduction Deficiency
作者: 程炳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生產性缺陷」是與「可用性缺陷」(Availability Deficiency)相對的名詞,是指兒童不知在「何時」使用學習策略。心理學家傅來福(J.H. Flavell)在一系列有關學習策略的研究中,發現兒童在學習策略的使用上有生產性缺陷,即是兒童可能已學到某種學習策略,但卻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可以恰當的把該學習策略拿來使用。依照傅來福的說法,兒童不知何時使用學習策略的原因,是在於他們的後設認知不足。因此教學者可以透過加強兒童的後設認知(尤其是工作知識及策略知識)來改善其生產性缺陷。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生產性缺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