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梢梢 - 教育百科
  • 漢語拼音 shāo shā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āo shāo
解釋:
1.擬聲詞。形容風聲。南朝宋.鮑照〈野鵝賦〉:「風梢梢而過樹,月蒼蒼而照臺。」唐.常建〈空靈山應田叟〉詩:「曳策背落日,江風鳴梢梢。」
2.勁健的樣子。《文選.謝朓.詶王晉安詩》:「梢梢枝早勁,塗塗露晚晞。」唐.杜甫〈雕賦〉:「梢梢勁翮,肅肅逸響。」
3.尾垂的樣子。唐.李賀〈唐兒歌〉:「竹馬梢梢搖綠尾,銀鸞睒光踏青臂。」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梢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au-sa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物品鬆脆易散。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梢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梢梢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