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彈冠結綬 - 教育百科
ˊ
ˊ
ˋ
  • 漢語拼音 tán guān jié shòu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n guān jié shòu
解釋:
彈冠、結綬,皆出仕之意。漢代王吉與貢禹為好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表示兩人在官場上同進退。典出《漢書.卷七二.王吉傳》。後代乃以彈冠結綬比喻朋友間在仕途上互相提攜。《醉醒石》第一四回:「至於名相忌,利相傾,幾個彈冠結綬。未遇一場考,巴不得肩頭硬,薦頭狠,顧不得同好同窗。」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彈冠結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