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犢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ㄒㄧㄠˇㄋㄧㄡˊㄖㄨˊ:「ㄋㄧㄡˊㄉㄨˊ」、「ㄔㄨㄕㄥㄉㄨˊㄅㄨˊㄨㄟˋㄏㄨ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犢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小牛。
    【例】初生之犢不畏虎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小牛。如:「初生之犢不畏虎。」宋.陸游〈春晚即事〉詩四首之四:「老農愛犢行泥緩,幼婦憂蠶采葉忙。」
2.姓。如戰國時齊國有犢牧。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o̍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本指小牛,後泛指牛。如:「初生之犢不畏虎。」《說文解字.牛部》:「犢,牛子也。」《莊子.知北遊》:「汝瞳焉,如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列傳》:「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晉書.卷二五.輿服志》:「皁輪車,駕四牛,形制猶如犢車。」宋.陸游〈致仕後述懷〉詩六首之五:「叱叱驅黃犢,行行跨白驢。」

2. 姓。如戰國時齊國有犢牧。

注音: ㄉㄨ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犢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牛仔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