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尖角江珧蛤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尖角江珧蛤
英文名: Pinna muricata
描述:
中國大陸名多棘裂江珧,俗稱帶子、江珧蛤、江瑤、玉珧,英名Prickly pen shell。貝殼長一般約15公分,最大約可達30公分,殼頂尖細,略呈微彎的長三角形,背緣直或內凹,腹緣凸,後緣呈截形。殼表具有10條左右的粗放射肋,肋的前端常有半圓形的鱗片狀的突起,生長紋細且不明顯。殼表呈半透明的白色、土黃色、灰棕色至灰褐色,殼頂的殼皮呈銀灰色,易脫落,殼內顏色和殼表相同,部分具有珍珠光澤,無水管和絞齒。
分布:
大多藏身於岩礁海岸水流平緩的沙泥底的潮池至深約60公尺的沙底,沙灘或泥灘的潮間帶中部至淺海沙質泥或泥砂質的海底也有紀錄。
作者: 陳育賢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