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施力╱緩衝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xertion/Recuperation
作者: 盧玉珍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拉邦動作分析名詞。任何一個動作之主要動作即為施力(exertion)、而所有的準備動作則均屬緩衝(recuperation)。例如:投手之投球動作,當其將球移向胸前時即為緩衝,當球投出之剎那即為施力。拉邦認為動作之基本律動乃源自施力與緩衝兩極端精力模式之編排而成,其中施力必尾隨緩衝,緩衝為施力之前奏,以此對比的模式相互接續而製造出韻律之動感。
參照:
Irmgard Bartenieff & Doris Lewis《Body Movement Coping with the Environment》1980、Cecily Dell《A Primer for Movement Description: Using Effort-Shape and Supplementary Concepts》1977、Rudolf von Laban & F. C. Lawrence《Effort》1974、Vera Maletic《Body-Space-Expression》1987、《The LMA Compendium》1990.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施力╱緩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