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灑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ㄅㄚˇㄕㄨㄟˇㄏㄨㄛˋㄧㄝˋㄊㄧˇㄙㄢˋㄈㄤˋㄔㄨㄑㄩˋㄖㄨˊ:「ㄙㄚˇㄕㄨㄟˇ」、「ㄙㄚˇㄙㄠˇ」、「ㄆㄣㄙㄚˇ」。
  2. ㄊㄞˋㄉㄨˋㄗˋㄖㄢˊㄉㄚˋㄈㄤㄅㄨˊㄕㄡˋㄐㄩㄕㄨˋㄖㄨˊ:「ㄒㄧㄠㄙㄚˇ」、「ㄙㄚˇㄊㄨㄛ」。
  3. ㄉㄨㄥ西˙ㄒㄧㄙㄢˋㄌㄨㄛˋㄖㄨˊ:「ㄊㄤㄙㄚˇ˙ㄌㄜㄨㄛˇㄧˋㄕㄣ。」、「ㄙㄚˇ˙ㄌㄜㄧˊㄉㄧˋ˙ㄉㄜㄊㄤˊㄍㄨㄛ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把水或液體散布出去。
    【例】灑水、灑掃、灑淚、噴灑農藥 ◎
  2. 將東西散落或傾倒出來,多指水或液體。
    【例】他一不小心打翻了杯子,把咖啡灑在衣服上面。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撒、潑。如:「灑水掃地」。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主已知子猷當往,乃灑埽施設,在聽事坐相待。」
2.東西散落或傾倒。如:「湯灑了。」「花生灑了一地。」《鏡花緣》第三五回:「宮娥拾過,又斟一杯,林之洋接著,心中更覺發慌,登時又把酒灑了。」
3.拋、投。晉.潘岳〈西征賦〉:「灑釣投網,垂餌出入,挺叉來往。」
4.揮寫。如:「揮灑」。唐.李白〈獻從叔當塗宰陽冰〉詩:「落筆灑篆文,崩雲使人驚。」
[形]
自然不受拘束。如:「灑脫」、「瀟灑」。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