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超鈾元素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ransuranium Elements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原子序大於92的元素總稱,計有13個元素:Np、Pu、Am、Cm、Bk、Cf、Es、Fm、Md、No、Lr、104、105號元素。是錒系元素的一部分,都由人工合成,經核反應生成,絕大多數超鈾元素是高放射性元素,除了α、β、γ射線外,還有中子輻射,為高幅射污染物,是環境污染的重要來源。超鈾元素的用途,如Pu-238能放出較大的熱量,用於原子電池,作為航空儀器或心臟脈搏器之電源,Pu-239作核燃料,Cf-235作微型強中子源,用於中子活化分析、中子照相、中子治癌儀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超鈾元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