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蹳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ㄗㄨˊ
  • 部首外筆畫 12
  • 總筆畫 19
  • 漢語拼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踢踏、踢落。《集韻.入聲.末韻》:「蹳,足跋物。」《漢書.卷四一.夏侯嬰傳》:「漢王急,馬罷,虜在後,常蹳兩兒棄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相關資料連結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踢踏、踢落。《集韻.入聲.末韻》:「蹳,足跋物。」《漢書.卷四一.樊酈滕灌傅靳周傳.夏侯嬰》:「漢王急,馬罷,虜在後,常蹳兩兒棄之。」
2. 行。《玉篇.足部》:「蹳,行也。」
注音: ㄅㄛ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蹳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