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道德的可考量性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oral Considerability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說事物具有道德可考量性是說:當我們從道德的角度去評價人的行為、政策、制度時,我們必須將行為、政策或制度「對這些事物的影響」視為相干。在環境倫理學中,大家在爭議:到底哪些東西具有道德的可考量性?什麼因素使得他們具有道德的可考量性?如果我們都同意,人的福祉具有道德的可考量性,那麼動物的福祉是否也具有道德的可考量性呢?一定只有那些能享有福祉的東西才具有道德的可考量性嗎?植物也有福祉可言嗎?有人主張,生命,而不是具有生命者的任何特徵才是決定性的因素。但也有人主張說,具有價值的東西才具有道德的可考量性,但問題是:什麼東西具有價值?另外,如果道德的可考量性由價值之有無來決定,我們就必須注意,都具有道德可考量性的事物,並不代表他們的道德重要性(moral significance)一定相同,因為價值可能有高低輕重之別。在衝突或不能兩全其美的情況裡,道德重要性是我們決定優先次序的指標。(參見『價值』、『環境倫理學』)。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道德的可考量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